首页 资讯 正文

三坊七巷传古韵

体育正文 181 0

三坊七巷传古韵

三坊七巷传古韵

4月11日(rì)拍摄的三坊七巷南后街。作为(zuòwéi)三坊七巷的中轴线,南后街承载着(zhe)深厚的历史底蕴。如今这里古韵与新潮交融,焕发着新时代活力。 4月11日,三坊七巷沈葆桢故居内百年(bǎinián)流苏花盛开,满树繁花似云似(shìyúnshì)雪,扮靓古老坊巷。 4月11日,游客打卡三坊七巷“福州文化”特色场景。三坊七巷街区着重引入(yǐnrù)能够(nénggòu)展示福州传统文化、福建(fújiàn)非遗韵味的业态,形成了可推广的“古厝+非遗”模式。 4月11日,头戴当地传统头饰“三条簪(zān)”的(de)游客在三坊七巷郎官巷拍照。 4月11日,披上“花衣”的(de)树木与(yǔ)古厝木窗上的“福”字相呼应,为古老的街区增添亮色。 4月11日(rì),傍晚的三坊七巷灯火通明。街区推出夜游主题线路以及多场次沉浸式小剧场演出,打造文旅消费新(xīn)“夜”态。 在福建福州市中心,坐落着一片承载千年文脉的历史街区(jiēqū)(jiēqū)——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。这个占地39.81公顷的古老街区,完整保存着200余座古建筑,被专家学者誉为“里坊制度(zhìdù)活化石”“明清建筑博物馆”。这里还走出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、船政之父沈葆桢、启蒙思想家严复、革命先驱林觉民……正因如此(zhèngyīnrúcǐ),三坊七巷享有“近代名人聚居地”“闽台渊源彰显地”的美誉(měiyù),更被形象地称为(chēngwéi)“一片三坊七巷,半部(bànbù)中国近代史”。 2021年3月24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(zài)福州考察调研,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(bǎohù)修复等情况介绍,步行(bùxíng)察看南后(nánhòu)街、郎官巷,参观严复故居。他强调,保护好传统街区,保护好古建筑,保护好文物,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。对待古建筑、老宅子、老街区(lǎojiēqū)要有珍爱之心、尊崇之心。 在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,三坊七巷开创(kāichuàng)了独具特色的“修旧如旧”模式。通过“镶牙式”渐进更新,遵循“微循环、小规模、不间断”原则,完整保留了“鱼骨状”的坊巷格局,充分展现三坊七巷独特的建筑(jiànzhù)、园林特色,凸显其明清(míngqīng)建筑博物馆的历史(lìshǐ)价值与建筑风貌(fēngmào),努力打造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名城建筑群体。 如今的(de)南后(nánhòu)街,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。267家商户在16.75万平方米的空间(kōngjiān)里,构建出“文化入坊巷、商业南后街”的活力图景——老字号里飘着茉莉茶香(cháxiāng),文创空间展示着非遗技艺,时尚餐厅与传统民居比邻而居,独特的业态布局让千年古街焕发新的生机。(经济日报记者 赵 晶(jīng) 薛志伟摄影报道)
三坊七巷传古韵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